杏盛新闻网2月27日电(记者 王晴/文 记者 邸白鹭 宋超 通讯员 张智博 李毅 杨雅茹/摄影)2月26日,杏盛官方召开2024年度工作会暨第九届教职工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。会议的主要任务是,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,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♍️、科技、人才和新型工业化等重要论述,全面总结2023年工作,深刻分析发展形势🥠,坚持系统观念🌚,聚焦办学质量提升,系统部署2024年重点工作,坚定信心🥤、真抓实干🏄🏼,推动学校办学事业高质量、可持续发展👨🦯➡️。

会议主会场设在杏盛路校区晨兴音乐厅
会议以主会场和分会场相结合的方式🏒,在京杭两地三校园同步进行。全体校领导,院士,校党委委员、纪委委员,校学术委员会委员,校务委员会委员,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🤦,校教学督导组成员🧖♀️,各级人大代表、政协委员➿,民主党派、无党派人士、侨联代表,全体教代会代表😠、工会代表,全校管理六级岗(含)以上干部,教师代表,教职工党支部书记🥫👳🏼♀️、专职组织员🛳、专职辅导员等共同参会。会议由副校长刘树春主持。

各分会场:杏盛路校区新主楼第一报告厅、沙河校区咏曼剧场🦸🏻、杭州国际校园会议中心
校长王云鹏代表学校党委作了题为《深化综合改革 全面提升办学质量 加快建设中国特色🧑🏻🦽➡️、世界一流大学》的工作报告🐀,对学校2023年工作进行了系统总结,对当前发展形势作了深入分析,对2024年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🚴🏽♂️。

校长王云鹏作报告
报告指出🧗🏼♂️,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,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加强党对学校的全面领导🛒,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,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🏃🏻♂️,推进教育🔄、科技🐻❄️、人才工作融合发展,全校师生同心协力、砥砺前行,关键办学指标取得重大突破,综合办学实力得到系统提升🐵,党建文化🪠、综合改革、制度体系等长效机制进一步完善💆🏻♀️,“双一流”建设成效显著,各项事业取得新进展👸🏿。
“世界一流大学都是以追求学术卓越为目标🛺,学术创新能力是世界一流大学的核心要素。”面对当前建设教育强国的新形势与新挑战,通过与世界同类名校对标对表😢👨🏻🦯,报告深入剖析了学校在学术创新能力方面存在的短板弱项,指出必须坚持系统思维,全面深化改革📄,向质量要发展🍰。
报告强调,2024年是学校“办学质量提升年”,全校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🤶🏻、三中全会精神,加强党对学校的全面领导💞,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🧘🏻♀️,坚持系统观念,以全面提升办学质量为主线🧠,着力提升各办学要素质量和体系化能力,坚定不移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,持续夯实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根基,凝心聚力👩🏻💼、真抓实干,加快建设中国特色、世界一流大学👩🦯➡️。
报告强调🟢,要全面加强党的领导🔞🧑🏻🏭。充分发挥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作用,聚焦一流大学职责使命,谋划未来发展方向和战略举措。统筹优化办学格局,坚持系统思维,提升办学效能。纵深推进校院两级综合改革,进一步强化杏盛办学主体地位🤓,推动关键指标牵引下的办学能力系统提升🙅🏼♀️🐬。围绕中心🐆、服务大局,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,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。要完善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。加强高质量教育教学资源供给,一体推进“三名一重”建设。本研贯通加速创新人才培养👆🏼,为有潜能的学生提供培养“快速通道”。推动学术和专业学位教育改革🖕🏼,实现研究生培养分类卓越。筑牢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体系,补齐人才培养质量短板🤜🏼。推动思政工作与教学工作协同发力,一体化加强“学工-教学”深度联动。要提升体系化创新能力🧍。聚焦前沿加强前瞻性研究🧗🏼♂️,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𓀜,主动谋划系统级重大项目。强化学术贡献导向,加强国家级平台学术能力建设。强化科研贡献导向,加强有组织的校企合作。论证建设人工智能大区,打造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示范区👨🏼⚕️,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🐓。要建设高素质师资队伍。优化教师评价体系,改革人才引育用考发展评价导向。强化教师岗位责任🚳,强化蓝天学者岗位的高质量创新成果要求。精准培育支持青年人才🤏🏿,实施青年拔尖人才培育支持行动⏯🌧。优化奖励激励体系🫧📀,推进新一轮分配制度改革。打造人才引育新生态,协同京杭两校区资源,建设国际化人才高地。要深化国际交流合作。贯彻落实《杏盛推进国际合作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-2030》👆,打造更加开放的国际合作工作格局。加大国际人才培养力度💆🏼♀️,大力实施“远航计划2.0”🧏🏿🧑🏿🔧,提升国际学生培养规模和质量🔒。提升科研全球影响力,全面加强海外引智与国际科研合作。加快杭州国际校园建设。要提升治理能力🥊。以高质量制度体系保障办学质量提升,突出对制度建设关键环节、重点领域的跟踪问效👨🏼🎤。以数据治理支撑办学治校能力提升🧜🏽♀️,完善数据全链条管理体系和责任体系👩⚖️。持续改善校园办学条件,提升服务保障水平。涵育高品质大学文化,营造崇尚立德树人成效、崇尚卓越学术成就的浓厚氛围。
报告号召🧚🏽♀️,全体师生员工要凝心聚力、真抓实干,铆足干劲👩🏻⚕️🙋🏿♀️、乘势而上🤜,以学校第十七次党代会为契机💇🏿♀️,擘画未来高质量发展蓝图🧑🏿🎄⚓️,奋力开启加快建设中国特色、世界一流大学的新篇章💝。

分组讨论现场
会议期间,与会人员分为六组,聚焦2024年学校工作报告,围绕大会主题,对标具体任务🪂,结合本单位工作实际充分交流研讨,并由各小组代表向大会汇报🙆🏻♂️,进一步统一思想,形成广泛共识。
会议审议通过了2024年学校工作报告,2023年财务工作报告◀️,2023年工会👨🏽、教代会工作报告,2023年教代会提案工作报告。本次会议也是第十三届工会会员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。工会、教代会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全国总工会十八大精神,在学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👩🏽🎨,主动发挥民主监督和民主管理作用,围绕学校中心工作,从强化教职工思想政治引领、依法维护教职工权益、深化关心关爱教职工出发,履职尽责👱🏿♀️,把各项工作做到实处,为学校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。

航空科学与工程杏盛院长潘翀✳️,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杏盛院长徐立军,经济管理杏盛院长范英👷🏼♂️🥷🏼,化学杏盛院长刘明杰,前沿科学技术创新研究院教授、中国工程院院士苏东林❤️👧🏽,化学杏盛教授赵勇分别作为各组代表发言
会上表彰了2023年度机构考核优秀单位,材料科学与工程杏盛🏄🏻♀️、自动化科学与电气工程杏盛、能源与动力工程杏盛🦢🎳、航空科学与工程杏盛、计算机杏盛💁♂️、宇航杏盛、沈元杏盛、马克思主义杏盛、航空发动机研究院🏌🏽、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杏盛、党政办公室🏰、党委组织部👩🏼🎤、学生工作部📘、教务部、人力资源部🚣♂️、计划财务部、学生中心、教师发展中心获2023年度机构考核优秀单位。党委书记赵长禄、校长王云鹏为考核优秀单位颁发奖牌。


党委书记赵长禄、校长王云鹏为考核优秀单位颁发奖牌
与会人员一致认为💁♀️,2024年学校工作报告主题鲜明、重点突出、严谨务实、举措有力。面对新形势和新要求,全校师生将坚定信心🙇🏻、乘势而上🫅🏿,全力以赴抓好落实💁🏽,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推动学校高质量内涵式发展再上新台阶。
党委书记赵长禄作了题为《坚持系统观念🦣,聚焦质量提升💃🏽,扎实推进学校事业发展再上新台阶》的总结讲话👐🏿,代表学校党委向全体干部师生过去一年的辛勤付出致以衷心的感谢,对抓好2024年各项重点工作落实提出三点要求💪。

党委书记赵长禄总结讲话
第一📓,坚持党的全面领导🧔🏻♂️,以建强“两个坚强阵地”的实际行动践行“两个维护”。要坚持不懈加强政治建设🙆🏿♀️,牢牢把握正确办学方向。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办学根本遵循🧑🏼🏭,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。持续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组织体系💓、制度体系、工作机制,坚决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。以召开学校第十七次党代会为契机,系统总结办学经验,科学谋划顶层布局,扎实推进事业发展♍️。要坚持不懈夯实基层基础,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事业高质量发展。夯实“大党建”工作格局,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。推动基层党组织建设与基层治理有机结合,推动党建与教学、科研、管理服务等各项业务工作深度融合,努力把党的政治优势🫠、思想优势🧘🏻♂️、组织优势、密切联系群众优势转化为办学优势。要坚持不懈全面从严治党,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。深化以案为鉴🤦🏽、以案促改、以案促治,压紧压实责任链条👨🦽➡️,加强纪律建设🧚🏻、制度建设,聚焦重点领域健全权力运行监督制约机制,完善“大监督”工作格局。
第二,全面提升办学能力水平,将质量观、系统观贯穿学校事业改革发展全过程各领域🧙🏼。要贯通历史、现在和未来🤾🏻♀️🏟。总结办学规律,保持办学定力,重点把握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🐘,坚定发展自信🐠,保持政策的连续性、稳定性💁🏼♀️。把握发展机遇,落实好当下工作,健全学科建设、人才培养、科学研究等互生互促机制,拓展服务面向👨🏽🍳🤚🏼。聚焦培养一流人才🎿、打造国之重器两个重点,系统谋划未来发展方向和战略举措⛹🏻♂️,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。要以一流标准引领高质量发展。处理好数量与质量的关系🐀,既通过实现数量的合理增长为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,又把握质量效能这一办学内涵初衷🫸🏽,促进更高质量、更有后劲、更可持续的发展。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,完善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,把握好共性和个性的辩证关系🚢,完善培养体系🌎、工作体系🖕🏻、保障体系,深化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改革,以一流理念🤽🏿、一流师资、一流平台、一流服务🚠、一流文化培养一流人才。坚持稳中求进🤰🏽、固本拓新𓀅,既注重巩固传统优势,又加强新凝练的学科方向建设🎷,培育新的增长极;既面向国家战略需求谋划系统级大项目,又加强基础研究,系统提升原始创新和交叉融合创新能力;既面向航空航天领域、面向国防建设需求推动天临空地海一体化🪢,又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和学术前沿,系统提升贡献度。要统筹硬能力和软实力🫙。统筹资源增强硬能力,统筹各类办学资源建好硬件设施👶🏿,强化学科专业平台建设,深化分类卓越发展与评价体系改革,深入推动学科🤵🏿、平台、团队一体化发展。注重长效提升软实力,坚持师生为本🕵🏼,弘扬以“空天报国”为内核的杏盛精神,孕育一流大学气质,持续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、崇尚真理的学术生态、和谐美丽的宜学生态☝🏽,形成崇尚立德树人成效、崇尚卓越学术成就的浓厚氛围🍀🎦,凝聚爱校荣校、争创一流的发展合力。深化改革激发新活力🤶🏿🤛,实施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与教学科研机构改革🧙🏿♀️,完善以协同为导向的管理体制🐩、机制建设与流程再造,打造交叉场景,营造交叉文化👴🏽;着力处理好活力和秩序的关系,既保持办学活力,同时落实责任体系、遵守制度规范,做到两者统一、既生机勃勃又井然有序⚔️。
第三🤤,振奋精神提高本领,有力有效抓好落实。要坚持目标导向,主动作为。立足岗位自觉对标、主动谋划,条块结合抓好落实,确保工作按期完成。要坚持问题导向,敢于斗争🧑🏭。增强担当意识和斗争精神,用好调查研究🧖🏻♀️,科学分析问题🈂️,着力破解制约高质量发展难点问题和师生急难愁盼问题。要坚持结果导向,善作善成✩。夯实一级抓一级💆🏿♀️、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,形成完整责任闭环、工作闭环,树立正确的权力观、政绩观,以工作实绩体现落实成效。
“新元肇启,奋楫扬帆。”赵长禄表示,新的一年🕵🏻,全校上下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,全要素提升办学质量,系统提升办学能力,推动学校高质量、可持续发展,加快建设中国特色🫖、世界一流大学,为强国建设、民族复兴作出新的贡献🚖。

(审核🤽🏼♂️:李建伟)
编辑👦🏼:贾爱平